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湄潭是典型的农业县,茶产业是当地最大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湄潭县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和政策扶持,在实践中总结提出了湄潭“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的理念,把湄潭定位打造成“全国茶叶产业强县”,从基地、加工、品牌、市场、文化、产业融合方面大力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有力推动全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湄潭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为全国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多成功经验。
在产业发展实践中,湄潭县委、县政府不断借鉴、探索、总结,并对应产业发展需要制定对路的产业政策,先后出台了政策性文件,从优良茶树种苗繁育、茶叶基地建设、加工提升、品牌创建、市场开拓、茶文化传承、融合发展等方面下抓手给予大力扶持,从组织、政策、措施、资金保障等方面为湄潭茶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助力。
目前,全县涉茶农户达到8.8万户,平均每户有茶园6.82亩,茶叶在农户家庭收入中占很大比重,如何壮大传统经营主体,培育新的主体带动产业发展?湄潭创新机制,相关部门免费提供茶苗、深入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广泛发动群众逐年扩大农户茶园种植面积,陆续发展了一批茶叶专业户、茶叶基地、茶叶专业村让其发挥示范带动。通过定期租赁、经营权永久流转、返租倒包等多种流转模式,推进茶园规模化经营,并且积极推行“企业+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提升组织化,全县有18家茶叶企业建立这种模式连接农户茶园2万多亩,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值得一提的是,湄潭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试验,成功探索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道路。在景区成立茶旅经营主体,鼓励群众将茶园、土地、山林等资产入股,从而达到整体开发茶文化旅游的目的,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并将茶园入股,实现产业应对大市场,农民“户户是股东、家家能分红”,促使茶园持续增效。金花村就是成功的典范,全村有茶园6000余亩,成立了金花村集体经济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农民以茶园等资产入股,整合资源打造旅游,从中获取收益,2016年旅游业收入5000余万元,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新街村正在计划将全村茶园纳入村集体经济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并进行统筹管理经营。
为满足日新月异的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需求,湄潭始终把茶叶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从各环节加强监管。在基地源头,每年对茶农的培训、指导覆盖率达95%以上,广泛提升茶农质量安全意识和生产技能。通过建立“企业+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每年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5万亩以上,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粘虫板、太阳能虫灯、害虫天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措施,采用静电喷雾器等先进的生产工具提升效果,大量减少农药用量,控制有害残留。其次是扶持企业技改升级,对达到质量管理认证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万元,全县共38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实施技改升级,大部分茶叶加工企业实现了清洁化、标准化生产。
通过加大各种培训,全县掌握茶园种植管理技术的茶农达9万余人,掌握茶叶加工技艺的2500余人,茶艺师1000余人。贵州农学院、湄潭职业技术学校为湄潭培训了一大批中专以上学历的茶叶专业实用型人才,贵州茶学院2017年落户湄潭,并成立院士工作站,依托省茶研所、贵州大学、浙江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的老专家、教授、知名学者以及中科院院士这批高级专业人才把脉,为湄潭茶产业保持先进性提供重要支持。
基地建设实现生态化。从2001年2.8万亩增至现在60.87万亩,新增58.07万亩,无性系良种达99%,建设规模茶叶基地100余个,形成6条茶产业带,森林覆盖率达到9.3%。加之茶园大面积套种桂花等经济林木,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良好林茶相间生态系统。通过建立“企业+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推广绿色防控,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巩固提升良好的生态系统。举全县之力打造清洁茶园、生产干净茶,坚持绿色发展,做优品质。湄潭茶叶基地不但实现了规模化,而且实现了从规模化向生态化的重大转变。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茶叶加工企业也随之快速发展,满足了全县茶青原料加工需求。目前,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大户达到528家,加工产品实现多元化,逐渐形成茶叶加工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形成,有利于茶叶加工电、路、水等基本要素配置,实现节约化经营。
茶叶市场实现体系化。过去,湄潭茶叶主要以茶叶生产企业、茶农和茶叶经销商自主对外创市场,经营模式单一。随着茶产业迅猛发展,茶叶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自2005年贵州第一个茶青交易市场———湄江镇金花村茶青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后,到目前全县建成茶青交易市场35个,主茶区茶青可在30分钟内入场交易。2013年,西南茶城整体迁入,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和国家商务部定点出口市场,市场规模更加宏大,功能更加完善。目前入驻企业和商户400余家,2016年交易额13.5亿元,已成为茶产业营销的综合舞台。2016年,全县出口茶叶1300吨,创汇1500万美元。湄潭茶叶销售形成了批发与零售、网络与实体、国内与国外宽广的市场体系。
茶叶产品实现品牌化。以前,全县只有茶叶企业注册的商标,小而散,没有形成拳头,没有品牌优势,更没有市场优势。品牌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市场推广的核心。自2005年以来,湄潭开始倾注于公共品牌的集中培育,打造知名品牌。注册了“湄潭翠芽”和“遵义红”地域品牌证明商标,主推两大公共品牌,倾力打造。“湄潭翠芽”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达102.17亿元。
茶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在茶产业发展中,坚持融合发展,推进茶产业一产“接二联三”,更加注重产业链延伸和产品附加值提高。以贵州湄潭经济开发区作为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主阵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全县生产的茶产品除传统绿茶、红茶、黑茶等品类外,还开发生产了茶多酚、茶叶籽油、茶树花、抹茶、茶香酒、茶皂素、茶花面膜、茶生物肥料等14类精深加工产品,2014年被评选“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在做大做强茶业一产、二产的同时,加快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湄潭县精心打造了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中国茶海等景区景点,农民将茶园入股分红,实现新的增长点。茶产业不但一二三产融合,而且与物流、仓储、等跨行业融合,展现出勃勃生机。
茶产业脱贫贡献大。全县茶园分布15个镇(街道),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分别占全县农户和农业人口76%和81%,全县5个贫困镇、64个贫困村实现茶园全覆盖。据统计,1亩茶园的收入相当于其它农作物的3-5倍。2016年全县投产茶园48万亩,茶业综合收入88.5亿元。其中:涉及农民的一产产值24.37亿元,亩均茶青收入5000余元。茶园投产后,每年亩均茶青收入稳定在5000元左右,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在茶旅资源开发及收益上,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补贴为辅,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主要模式,以“村民、集体、企业出资入股”为主要筹资方式进行景点打造。2016年,全县实现茶旅综合收入15亿元左右。通过退耕还茶、林间种茶、荒山造茶、一片片茶园绿了环境,改善了生态,富裕了百姓。
产业选择要对路。湄潭之所以选择茶,是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深入分析研判作出的重要决断。据唐代陆羽《茶经》、《贵州通志》等历史文献记载,湄潭产茶,眉尖茶……皆为贡品。专家考证,黔北是茶树的重要发源地,其气候条件极为适宜茶树生长,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物含量明显高于传统优势产区。在当地不仅保留着古老的树种,而且还有不少明清时代创办的茶园还在产茶。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湄潭办学7年,留下了丰富的浙大文化,播下了茶叶科技种子。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选址湄潭,在象山之麓连片开发555.5亩现代茶园,创办茶叶加工厂,开启了我国现代茶工业的探索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实验茶场发展成为贵州茶叶研究所,历经60余年的研究培育,为湄潭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实践基础。
示范引领要先行。示范带动是在几十年前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时就总结出来的工作法宝,在湄潭茶产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村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充分利用适宜茶树生长的荒坡荒地,大力发展良种茶园,全村家家户户种茶,核桃坝迅速成为全省最大的茶树良种场、全省最大的茶叶专业村,被新闻界誉为“中国茶叶第一村”,群众率先过上了幸福生活,对于贫困农村发展茶产业受到很大鼓舞。湄潭茶产业十一五规划就明确提出了以基地建设为中心,在湄潭北部及中部建设6个茶叶产业带。通过发动农户建基地,由点带面,在一定区域形成规模经济和主导产业,成功率高,对周边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强,产业发展快,建成了一批茶叶专业户、专业村、专业镇。加工企业上接市场,下连茶农,是茶叶产业链的中心,只有企业发展壮大才能维护好茶农利益,只有茶农收益得到保障,茶产业才能富有生机,因此湄潭加大对茶叶加工企业的扶持,增强带动能力。建成了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3家,占全省的9.3%,国家级4家占全省44.44%。
产业发展要融合。湄潭坚持茶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推进一产“接二联三”,注重茶叶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每年茶叶育苗面积2000亩左右,每亩经济纯收入1-2万元,为贵州省提供茶苗需求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收益。目前,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到528家,覆盖全部投产茶园,解决了茶青加工。同时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贫困群众进厂务工,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茶叶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后,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帮扶,无偿发放肥料等生产物资,减少农户生产投入并帮助茶农发展创收。以茶兴旅、茶旅互动、茶旅一体,如今,种茶的地方正在实现“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银山”。“客来敬茶”已普遍成为茶乡人民待客礼仪,以观茶、采茶、制茶、品茶和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庄园经济也随之诞生,收益的途径在不断创新。
创新注入活力。湄潭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发展,创新使茶产业与时俱进,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早在十一五时期,湄潭改革创新,依托“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突破政策限制,率先将退耕还林政策纳入茶产业扶持政策,对湄潭茶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依托“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扎实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两权”抵押、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有效促进农业尤其是茶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有了全国首创“四确五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企业可更加方便有效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用地选择余地大、成本低。在科技创新方面,湄潭与贵州省茶研所、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林科院等单位合作,破解绿色防控、质量安全、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茶产业发展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基地管理得到提升,新产品不断涌现,使湄潭茶产业保持领先地位。目前湄潭正在申报建设全国第一个茶叶交易所。当地一些企业利用“互连网+”思维,开展专属茶园私人定制营销模式,卖生态、卖空气、卖茶园、卖体验,联结农户让茶农增收,企业也得到快速成长。
在2016年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湄潭翠芽”品牌价值102.17亿元,排茶叶类第9位。而福建安溪铁观音排第1位,品牌价值1424.38亿元,与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铁观音在全国有上万家茶叶实体店,而湄潭茶叶专卖店不足1000家,市场占有率极低。
近年来,湄潭县很多茶叶加工企业都在芽头上作文章,而且重春茶生产,轻夏秋茶加工,茶青下树率不高,综合利用低。再加上,湄潭茶叶机采普及率低,人工成本高,茶农和加工企业利润空间不大。
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坚定茶产业发展不动摇,稳定茶园面积在60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达8万吨、产值60亿元、综合收入100亿元以上。加大政策扶持,把湄潭打造成全国茶产业强县。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抓基地提升品质。根据市场需求抓优良新品种茶苗繁育,优化茶树品种结构,促进茶园更新换代。全面推广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农药、天敌防治、黄板、虫灯等绿色生态防控措施,实施茶园清洁化管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大力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有机肥、茶叶专用肥,提升品质。推广“企业+茶农+基地”的组织化管理模式,实现基地提质增量。
抓加工提升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茶叶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壮大龙头企业,技改提升一批小微企业,实现茶叶加工清洁化、规模化。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创新营销模式,实现新的增长途径。
抓品牌提升知名度。在实践中探索“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两个公用品牌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加强品牌管理。加强品牌的宣传推介,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品牌的广告、宣传、推介活动。认真做好系列品牌申报工作,以贵州茶“一节一会”为契机,创新活动内容,扩大宣传效果。
抓产品营销拓展市场。鼓励企业到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和产品进超市等重要的销售平台。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拓展网络营销模式。四是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抓产业融合增后劲。支持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做好茶旅一体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湄潭精品茶文化旅游项目,精心谋划每年一度的贵州茶“一节一会”、“茶山樱花节”等重大活动。创新利益共同体,实现茶农、企业、消费者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