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图片从左至右是从低等级到高等级,从300元左右到1000元左右的茶叶。
雨前茶,从四级到二级,干茶的外形区分就已经非常明显,当然冲泡香气、豆香浓郁程度也是由低到高,龙井的等级越低越耐泡,但香气的纯正度是随着等级降低而减弱。
正宗的金坛雀舌是炒青工艺,从左至右雨前一级、明前一级、明前特级,肉眼可见,芽头越来越小,而且白毫毕现,贵州四川的雀舌蒸青工艺为主,无毫,表面光洁。
在此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说明前茶味道偏淡,但好的明前绿茶层次丰富,回味悠长,营养物质丰富不是雨前茶可以相提并论,贵有贵的道理。
当然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和品茶水平的提高,喝茶的人口感变化一般是淡——浓——淡。
补一张图,评论区说高温茶叶颜色变黄,呵呵,解释一两句吧:水质、温度、制茶工艺确实对茶叶的颜色有影响,但好茶的口感变化不会因为这些外在因素变化太大,雀舌基本上有两种工艺,目前蒸汽青工艺是主流,炒青做的人极少,但炒青雀舌的香气口感肯定在蒸青雀舌之上,如图所示:
左图为机器蒸汽青工艺,右图为手工炒青工艺,左图明显汤色碧绿,茶叶形状相对右图更肥嫩好看,两张图都是某家的雀舌,但品过某家明前雀舌的茶友都知道,右图虽然比左图稍黄一些,但口感超过左图太多了.....
这就好比炒菜,蒸的比较清淡,炒得比较香,一个道理,明前茶本是就是芽头茶比较清淡,我们也是权衡的好久才决定明前茶用炒青工艺,炒青雀舌相对于蒸青雀舌第二泡开始稍显黄绿,但相对蒸青雀舌更耐泡,香气更高!但不可能比雨前茶耐泡,这要说清楚。
本来不想写的,绿茶的色香味形要综合考虑达到最佳平衡点,蒸汽青的雀舌(川贵雀舌基本都是此工艺)过于讲究极致的形状了,口感一言难尽(与地区和茶树品种有关,好中差都有).......
再上一张图吧,总不能我自说自话,我和知乎上某资深茶友详细聊过金坛雀舌和5000以上的四川竹叶青的区别......
有评论提到了手工茶加价的问题,其实从生产的角度来说,是明前茶更适合手工炒制,三月的天,孩子的脸!特别是江南地区最近两年气候反常,清明前后春茶季雨水频繁,每天采摘的茶叶湿度含水量都不一样,每天的每个批次都不一样,需要有经验的老师傅随机应变临时处理,等过了清明,气候稳定了,上机器才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品质,价格是其次 ,品质不好,价格再高也没用。
最左边一张是张一元的金罐茉莉,茶汤浑,后有苦涩味,我认为是陈茶,陈茶放久了之后会渐变浑浊,隔夜茶犹盛,有的时候我无法判断绿茶的好坏,我会放置12个小时以上,以隔夜茶的口感来综合判断。
最右边的一张是高等级的茉莉花茶,市价900元左右,芽头茶,无茉莉花存在。
从左至右依次为480元,680元,980元,区别非常的明显,一芽二叶茶和一芽一叶茶通用评判标准,看叶底,好的芽叶茶,叶底嫩匀成朵,整齐舒展美观!而低等级的芽叶茶沉到杯底基本杂乱无章。
评论区有人说我发的黄金芽不好,我就不自说自话了,发点来自于茶友的图片吧,我手机不好,都是茶友发给我,我觉得好就存下来.
黄金芽还有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此茶种植环境严苛,枝干较脆弱,叶片极其容易掉落,无论是采摘、揉捻、炒制相当相当的麻烦,等级高的黄金芽单叶率控制要求极严(就是单独的叶片要少,基本要全部保证根根一芽二叶,无单叶),明前的黄金芽要控制在1%左右,等级高的雨前黄金芽要控制在3% 。
天目湖白茶(这张是我拍得不好,其实茶叶是白色的,主要看的形状,颜色别在意):
从左至右依次为150元、200元、380元。冲泡的姿态明显可以看出茶叶的好坏,等级越高,香气在口中的变化和持久感越强烈。
左图是雨前三级,右图是雨前一级,还有个明前一级没留图片(黄山山势陡峭,黄山茶树长的又极快,小芽头茶采不了几天,产量特低,眨眼间茶叶就没了),明年再补,冲泡姿态区分很明显,标准参考茅山青锋系列。
最左边一张是我从网上找的图,机制太平猴魁,叶片肥大,口感无味,我不卖这种垃圾货。
中图和右图是半手工太平猴魁,猴魁一般每年4月20日左右开采,所以没有明前雨前的区分,但有长短的区分,右图明显比中图短,香气和耐泡程度从低到高逐渐增加,特别是所谓的猴韵幽香,只有在等级高的猴魁上才能品到,实际上还有一个更高的等级,那才是真正的猴韵天下无双(供不应求,连拍照的时间都没有茶叶就没了)。
我想说的是:对于绿茶来说,每隔100元-200元的价格差(批发价和零售价),茶叶的外形和口感都有变化和提高,综合色香味形的判断标准,绿茶绝对是有高下之分的!明前茶绝对比雨前茶好(茅山青锋除外,特级茅山青锋1000元以下性价比无对手),注意我用了绝对一词,虽然我基本不用极限词......
绿茶种类不适用“适口为珍”这四个字,因为干茶茶形和冲泡美观度是硬指标,所以好就是好!差就是差!不会因为个人的冲泡习惯、水质等人为环境影响而有变化。
至于红茶,其实也是有高下之分的,但高等级的不一定好,中间价格带的倒反而是最优选择。
从左至右从低到高,分别是200元、350元、500元,祁红二级、祁红一级、祁红特级(芽头茶),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茶形长短和金毫多少都有变化,因为红茶的成本其实不高,所有每隔50元——100元(批发价和零售价),红茶的品质其实都有变化。
但考虑到红茶有个耐泡度的指标,反而中价位的红茶成了第一选择了而已,芽头茶肯定不如芽叶茶耐泡,叶片越大越耐泡。
综上所述:不管什么茶,都是一份价钱一份货,前提是:一要稍微懂点茶的分级(百度一搜一大堆,或者问我),二是找对合适良心的茶叶生产商或供应商。
这是一个好问题,比类似于“贵的茶叶和便宜的茶叶口感究竟有多大差别”这一类泛泛而问的问题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好问题,首先就好在题主提问中提到的价格区间,是300和1000的茶叶之间的区别。这个价格区间的区别可以非常大,而如果是100元一斤和30元一斤,或者1000元一斤和3000元一斤这样的价格区间,其品质区别就没有300元一斤和1000元一斤之间的区别这样大。
300—1000这个价格区间,在价格保留了合理利润而又没有过多水分的前提下,中国很多茶叶品种优质产区和普通产区的价格分水岭就在这个区间内。有的茶叶无人炒作,价位比较低,分水岭可能是四五百块,有的热门一些,分水岭或许就是七八百,但总而言之,这个价格区间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一个价格区间,比几千至几万这种价格区间或者几十到一两百这种价格区间有意思的多。
我们现在假设,茶叶的毛利是50%(现实中大多数零售茶商的毛利高于50%,其实低于50%的商家也不少,但这种商家,就凭着个人的运气是碰,是几乎碰不到的),也就是说,300元一斤的茶叶,出厂价是150元;1000元一斤的茶叶,出厂价是500元。接下来,就是继续探讨,茶厂如何在保证赚钱的前提下,把出厂价150元一斤和500元一斤的茶叶做出来。六大茶类情况各有不同,首先是黄茶太小众,此处撇掉,而黑茶由于种种原因,原料价格偏低,也不在讨论范围内,所以下文讨论的纯理论内容可包含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这几种。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
茶厂不是慈善厂,做茶也自然要是赚钱的,所以出厂价150和500的茶叶,成本一定会低于150和500。此处兴许有茶友会想,嚯,茶叶这利润层层加码,不厚道,以后我直接找茶厂买不就能省去一道利润了吗?这想法倒也没错,事实上由于现在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许多茶友都喜欢去产地茶厂兜兜转转买点茶回来。那么问题又来了,找茶厂对接需要的是靠谱茶厂,否则和直接在茶城逛悠并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如何找到靠谱茶厂又是一个大问题,现实情况同上,仅凭个人运气,是碰不到靠谱茶厂的。
说一段题外话。说茶厂不靠谱不算贬义。其实中国茶厂也不好过,做茶很辛苦,赚钱也不多,还经常被各种喷。不是被喷七万家茶厂不抵一个立顿,就是被喷农残超标。大多数茶厂都在山区,桃花源里好避秦,根本听不到喷子的声音。大多数中国小茶厂,目前仍处在自产自乐的状态,这才是许多小厂不靠谱的根源。自产自乐的意思就是:每到做茶季,按部就班地收茶青、做茶,熬上半个月或一个月的夜,累够呛,然后人停工茶入库,批发商们上门挑挑捡捡,挑些“能卖得上价钱”的产品交钱走人。这就导致了茶厂做茶时往往是以“能卖得上价钱”为导向,而非“做好健康好喝的茶”为导向。这就是中国大多数茶厂不靠谱的原因。要“能卖得上价钱”,就要求茶叶条形漂亮、叶底漂亮,要是有些神话传说、皇亲国戚的噱头就更好了,而真正的好茶往往条形丑陋,叶底也不甚美观。比如——算了,我还是不举具体例子得罪同行了。
继续探讨茶叶的生产成本与出厂价格,我们再假设,茶厂在做茶时,茶叶从鲜叶到成茶的增值是20%(再扣掉人工水电设备折旧税费,利润也可谓微薄了),那么,150元的茶,茶青的成本就是120元;500元的茶,茶青成本就是400元。平均按六斤茶青出一斤成品茶计算,那么150元出厂价的茶叶,茶青成本就是20元一斤,500元出厂价的茶叶,茶青成本是60多元一斤。
综上,一般优质茶青的价格,绿茶由于要赶一年中的最早一班车,所以价格最高,而近几年白茶的迅速走红,也带动了白茶茶青价格的一路走高,芽头类白茶茶青的价格已不输名绿;乌龙茶由于主要是采已开面的叶子,比绿茶只采芽头容易得多,所以除了个别奇葩如牛栏坑肉桂、单丛宋种这种,多数优质茶青的价格略低于绿茶、芽头类白茶;红茶的茶青相对来说最便宜,但品质过关的春茶茶青的价格也要20元以上。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
前面说的是一般优质的茶青,下文再说说非常优质茶青的情况,举两种不算特别热门的茶叶作为例子:太平猴魁和祁门红茶。
前段时间曾和著名大V@龙牙爆发过冲突,原因是这位大V说了一些并不符合中国茶业生产际的空话。比如这位大V说:“现在有植物克隆技术,成本便宜到要死,再你稀缺的茶树,扔到实验室里面去也就个把月光景给你弄出成千上百棵,每一棵都能从基因层面做到跟原茶树完全一模一样,每棵卖1块钱都算是暴利了。最多三年就是一整片山的珍稀茶树,要多少茶叶有多少茶叶。”这一段话,是严重脱离中国茶业生产实际的,也是对整个茶行业的不尊重。挺莫名其妙的,对中国劳动人民充满感情的大V,怎么到茶业这里,就充满敌意了呢?丁仲礼院士曾反问中国人不是人,我此处也要反问,茶农就不是农民?
中国最优质的茶园,都处在高山深谷,尤其是种植在高山林地里的人工茶园,茶园面积是严格控制的,多栽一颗都不行,有的时候政府发现开发过度了,要强令把茶树拔掉,退茶还林。在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发生过这种拔茶树的事情,在猴坑也发生过。整个黄山地区(包括黄山毛峰老竹大方休宁松萝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的产区)的优质茶园基本都是这种形态,小片散落在植被茂密、生态良好的山坡上,猴坑这里最典型,明显有一种“树多茶少”的生态。由于近些年猴魁价格的一路走高,猴坑这里也开发了一些新茶园,如果继续开发下去,变成“茶多树少”,茶叶的品质必然下滑,而破坏山体植被会导致整体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得不偿失。所以,就中国茶业而言,是真正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猴坑这里的很多茶园坡度极为陡峭,目测在45度左右,茶园里几无落脚之处,一般人在这样的茶园里都站不住脚,而且还有蛇。就这种茶园,先不论喝起来口感如何,可想而知这种自然条件下的施肥、除草、茶树修剪有多辛苦,采茶有多艰难。春天时,采茶工一天的工钱只有两三百块钱,但对于闭塞山区的劳动女性而讲,这已属于不菲的收入。就这样的茶园,如果让习惯了打嘴炮的知友们来采茶,一天给一千块钱都保准干不下去。
祁门县是一个小县城,全县只有十几万人,虽然离黄山这样的热门景点只有一百多公里,但整体仍比较闭塞。十一黄金周在祁门的乡下开车走了几十公里的山间公路,四围风景如画,但一个外地车牌都没有。祁门红茶最好的产区在历口镇,历口镇最好的产区叫牯牛降,既是景区,也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外人不能随便进。牯牛降与桐木村相较,生态环境丝毫不输,槠叶种茶园一丛一丛生于烂石之中,非常分散,采摘难度很大。但由于牯牛降产区毫无名气,无法和桐木村相比,这里的茶价格只有正山小种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槠叶种茶树做出的正宗祁门红茶,花香馥郁,妙不可言,汤底有清淡的苦涩,这种淡淡苦涩带来的品饮体验是愉悦的,不是浓苦难以下咽的苦。然而由于无序的市场导向,导致祁门很多茶厂竞相学习福建红茶工艺,以做出不苦不涩汤色金黄油亮的红茶为荣,以无限接近正山小种的汤感为追求,这就是扬短避长了。
以中国茶区的广袤,像祁门牯牛降这样的既优质又藉藉无名的产区,还有相当之多。现实情况是,这些优质产区的茶,如果不被张冠李戴地冠以一些市场热门品种的茶名,卖1000元一斤都比较困难。而猴坑的猴魁属于特例,莫名其妙地就火了,像是跑龙套的演员一下子跻身一线明星一样,昨日片酬一千块,今天片酬一千万。
所以,无论是300一斤,还是1000一斤,除非迫不得已(比如送领导之类),首先就是远离市场热门品类,什么茶火,就不买什么茶。
,,,,怎么说呢,,,,就像都市丽人和维多利亚的秘密,就像大宝和SK-II,,,,,,
大宝不好吗?你很难说它不好;SK-II很有效果吗?你也很难看到用了神仙水就线元一斤的茶叶有什么区别?
如果有钱可以消费,我肯定还是比较愿意穿维密用SK-II的,喝茶也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一样东西评判好坏,需要很多很多的因素判定,
我们举个栗子:拿同样是肉桂(岩茶的一个品种)3000元的和300元的来对比一下口感。
3000元一斤的肉桂你会喝出明显的桂皮香,且香气持久,这种桂皮香,不刺激,闻着觉得很干净,空灵,舒爽。 若是发酵重一些的肉桂,还会带有果香。类似美国西梅的香气,透着一丝丝的甜蜜之感。喝一口茶汤,桂皮香落水,细啜两口,桂皮香在口腔里炸裂;当茶汤从口腔里滑入食道后,不消十秒钟,明显感受到两颊处有生津感,就连舌底,都泛起阵阵涟漪,甜甜的,好像喝了蜂蜜水一般,喝完一泡茶,依旧让人流连和回味。
而300元一斤的肉桂,这个桂皮香就要弱许多倍了,而且不能持久,喝如口中茶汤也比较容易出现苦涩味,回甘什么的就基本没有,如果运气不好喝到一泡劣质高火肉桂(因为岩茶的话很多外山茶或者洲茶是没有正岩那个岩韵感的,做茶时就会炭焙重一些,妄图以炭火味来掩盖茶叶品质的问题,这就是许多人印象中肉桂又苦又涩的原因之一了),喝一杯你可能会直接放弃喝茶了……
拿武夷岩茶来说,价格与价格之间,可以说是隔着一座喜马拉雅,低至几十块高至大几万。
其实不止岩茶的价格差距悬殊,其它茶类们的情况也是一样样儿的,至于会出现这么大差价的原因嘛,大都类似……
正岩产区的茶青也不是平白无故的贵,这由它的综合条件决定,这里我们说的综合条件,不是指颜值房子车子票子,而是指地形土壤温差日照等。(这个道理跟买房是一样的道理,楼盘房地产商交通周边设施等都是决定价格的因素,地铁口的房价肯定跟郊区的有差距)
再好的茶青,如果没有好的制茶师加持,那么这泡茶总觉少了点什么,对茶人来说,制茶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失误,能做到“人茶合一 ”,那么这泡茶的价值将最大化。
从营销层面来看,茶商往往能抓住这些,并打造成卖点,茶叶市场从不缺大师,在同样背景下做出来的茶叶,一个是国家非遗传承人做宣传,一个是名不经转的小茶农,价格差自然也会拉开。市场包装也从不缺故事年份渲染、树龄烘托、文化情怀、品牌效应、荣誉加身……这些附加值当然也能影响茶叶的价格。
无论是武夷岩茶还是福鼎白茶、亦或是正山小种和西湖龙井,在名字上就决定了这些茶的价格差……
不会说因为你买的茶贵,喝了就能多活两年,不过便宜的茶喝多了少活两年倒是有可能的(因为便宜无好货,这是至理名言)。
如果自己有辨识能力,花300块(非品牌)买到1000元(大品牌)的茶,是很容易的事。
我试过它最高端的“九五至尊”(16000一斤),其实和它2000块的皇家礼茶口感差不多。
现在市面上大多是机器制茶,即使是金骏眉也大多数是机器制作。就这一点,差别不大。
先上图。评论区你们可以留言,猜猜这是什么茶?哪个季节的?看起来像是多少钱的样子?哈哈…… 这几个问题要全答对估计比奥数难。
现在,不谈茶叶里面太专业的知识、太深厚的历史,只告诉你一个学习喝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技巧: 茶,要对比着喝!
不是胡乱对比。比如,一个下午,把清香、中浓、浓香各种茶喝个遍—— 八仙——兄弟——赤叶——鸭屎——凹富后——水仙——人家本来就是不同系列的,你把舌头的味觉都给喝混乱了,作为一个本身就不专业的学习者,还能怎样评价茶叶?
①雪片凤凰鸭屎香 ②春凤凰新丛鸭屎香 ③春凤凰老丛鸭屎香 ③春凤凰石古坪鸭屎香 ④春乌岽新丛鸭屎香 ⑤春乌岽老丛鸭屎香 ⑥春岽顶老丛鸭屎香单丛(单株采摘单株做的优质单丛)
一个个体会,你会察觉其中的奥妙。你就会知道,其实没什么水分,只不过是大多数人喝单丛,都没那个条件也没那个方法。
(鸭屎香这种茶叶偏贵,如果是大乌叶,质量好的雪片凤凰大乌叶200来块可以买到。)
那么,喝到嘴里呢?差异在哪里?有山韵没有?高山韵是否明显?醇吗?甜吗?回甘好吗?回甘持续多久?
以下,从200到1000,不同价位的茶叶,每种一泡,或许可以帮你一窥究竟。
不长,但看在够干的面子上,给我点个赞吧。赞多了我以后继续更新!哈哈…… 顺便look一下我的知乎个人签名~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